
我从“关关睢鸠,在河之洲”,读到“坎坎伐檀兮,置之河干兮”,再读到“扬之水,不流束楚”,总觉得《诗经》的诗多水,许多地方写到河,伊人也多在水一方。
古人爱水、爱河,直到现在不少人仍然喜欢临水而居,多数城市与水相伴就是生动的说明。我这位住在山冲的乡里娃,小时候很羡慕居住在河边、尤其是住在湘江两岸的人家。我老家村民每天大都喝着井水,用山塘水来洗衣物、农具。有位亲戚住在湘江西岸,我问她平时哪里洗衣?回答说“河里”;我又问她哪里淘米,回答还是说“河里”;我又问她家哪里能捕到一条十多斤重的鱼,回答仍然是“河里”。
河和河畔,真是天赐的风水宝地,那时候,河水纯净,人畜共饮。白天经过鸭子,水牛嬉戏的水,晚上已沉淀,水草一尘不染,河水洁净得很,谁都会情不自禁地喝上几口。
可不知何时开始,我老家的井水变得浑浊了,再没有清水汩汩地涌出来。几口水塘呢,渐渐干枯了,被乡邻填上土、成了菜地。有一天,住在湘江岸边的那位亲戚因事来到我家,我问她:“如今你们还用河水淘米做饭吗?”她叹了一口气:“河水没有过去那么清,河床变浅了,河水里什么脏东西都有,谁还敢喝?”我望着她愁眉苦脸的样子,心里也是满满的问号。
大约过了两年,仍然是那位亲戚来到我家,高兴地邀请我和妻子,去她家做客。她欣喜地告诉我们:政府十分重视治理江河湖海,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变。河里挖砂船拆走了,岸边排污口被截断,水质一年比一年好,完全恢复了蓝天碧水的容颜。近年她喜事连连,家里建了楼房,儿媳生了二胎,女儿考上了重点大学……
听着她的讲话,我不禁想起一位老师不久前告诉我的一则“新闻”。一个小学班主任叫学生填写一张家庭情况登记表,有位胖墩墩的男学生在家长职务一栏,填上了“河长”。班主任看到后,有点惊奇地问:“这是什么职务?”小胖子眨巴着眼睛缓缓地说,管河的。那管什么?班主任老师对这种新职务不清楚,感到惭愧的同时,顿觉对当今社会了解得太少。
胖男生说起他父亲这位河长来,头头是道,还表明了要向河长父亲学习的鲜明态度。
是呀,为了河水清幽,多少可敬的人或顶着骄阳似火的烈日,或不畏滴水成冰的寒冬,奋战在河畔。他们总是在水一方,谱写着新时代的护河新篇章!
责编:周媛
初审:周媛 二审:唐?;?nbsp; 终审:易士强
下载APP
分享到